智能交管背后,有科技的硬核支撑
6月1日,公安部推出的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正式实施;7月1日,公安部推出的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开始推行。
措施落地,效果立显。7月1日当天,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涉及改革新措施业务680余万笔,试点城市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为215.3万名车主核发电子行驶证,网上精准导办等2项“互联网+交管”服务措施为400余万群众企业提供精准便捷网上服务。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措施顺利推行,更好服务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治理交通拥堵,方便群众出行,服务经济发展,公安交管部门创新举措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科技支撑。近日,记者走进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道研中心”),探究科研人员服务智能交管、致力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创新成果。
道路网画像 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精准依据
走进道研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一排排快速运转的电脑,安静整洁、紧张有序的办公气息迎面而来,墙上的奖状熠熠生辉,张贴的标语引人注目——“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精细化,服务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
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主要开展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行态势、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道研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研究员在为道路网画像。
“道路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形态与功能分布的骨架,也是交通运行的基础和载体。”该部门负责人介绍,道路网结构不合理,势必造成交通拥堵,交通管理也将变得艰难。
为了找准交通拥堵深层次原因,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组织精干科研团队,基于城市道路网结构特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建立城市道路网画像理论体系,研究出“基于路网全息画像的交通态势研判、预警与管控技术”科研成果,荣获2021年公安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在道路网易堵点,民警加强交通疏导。郑乐和 摄
“用数据解析城市道路网,既可探讨一个城市、一个片区路网结构特点,也可具体到一条道路的精细分析。”道研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亚朝介绍。结合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36个重点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科研团队从海量的结构化数据中提取、挖掘了近10万公里城市道路约22万个城市交叉口位置信息,收集了千万条数据,对36个重点城市的道路网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数据化剖析,客观描绘出城市道路网的连通程度、道路的匹配程度以及节点的通达程度,深入洞察城市道路的症结和制约因素,为城市道路基础条件的改进和城市交通治理助力。
△ 部分城市的路网连通形态画像。
找准问题、消除隐患,确保畅通、方便出行,既是研究目标,也是工作导向。
王亚朝介绍,道路网画像不仅能精准识别和定位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还可以通过路网结构指标及交通事故等数据分析城市交通风险隐患点位,为确定优先治堵举措、制定高效交通警务模式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在道路网画像评价体系中,“位阶差”是评价道路交叉口的一个关键指标。“位阶差”是指道路网中相连接的两条道路之间位阶值的差值。通俗地说,低等级的道路要尽量避免与高等级的道路直接相连、相交,因为二者的道路功能与设计车速相差较大,位阶差较大的交叉口更易引发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
△ 成都市道路丁字口交通形态画像。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
基于道路网画像理论,道研中心和天津市公安局交管部门联合打造了天津市“知堵治堵”平台,通过融合交通事故、违法、卡口、天气等多源数据,在天津道路网结构数字评测基础上,鉴别出天津道路的主要隐患点位,构建了道路网结构与拥堵的关联关系,为拥堵的精准溯源提供理论支撑。
“道路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匹配一直是城市交通安全、平稳、顺畅运行的关键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说,道研中心的该研究成果让衡量道路结构的合理性、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拥堵问题的方案,由期望变成了现实。
△ 改革新举措实施后,到车管所现场办理业务的群众明显减少。图为7月15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场景。熊文嘉 摄
车辆“预查验” 为新车注册登记提供便捷服务
5月13日,长城汽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举行了全国首例跨省“预查验”车辆交付仪式。长城汽车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厂区制造的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其柳州专营店被当地市民莫先生购买。在交警的协助下,莫先生在店内直接网上申请办理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全部业务办妥仅用了半个小时。
7月4日,随着一汽丰田车辆“预查验”项目正式落地,一汽丰田成了天津市车辆“预查验”的首批试点企业。这一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一汽丰田的部分车型在全国21个试点城市,真正实现了“出厂即查验,购车即上牌”。
“预查验”是指由汽车生产企业在新车出厂时协助公安交管部门查验车辆,并共享车辆生产和销售信息,车主购车后不再需要到车管所进行登记,实现网上申请登记、牌证邮寄送达或者通过“智慧车管所”领取车牌,为广大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新车登记服务。
△ 汽车生产企业在新车出厂前进行“预查验”信息采集。
在这项新举措推行之前,购买新车需要一系列注册登记流程,涉及小客车查验、资料审查、牌证发放等多个环节。群众往往由于不熟悉流程、提交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延误办理时间,影响车辆使用。同时,流程复杂、排队较长等问题还滋生非法“黄牛”中介,引发群众不满。车管所也限于场地和人员配置,面临大量信息录入、资料审核等繁杂工作,耗时费力。
如今,公安部新推出车辆“预查验”举措,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体验足不出户办理车辆注册登记。
“深入研究,提出小客车生产、查验、流通、销售、上牌等流程优化建议是我们的主要职责。”道研中心车辆安全研究部专家说,车辆“预查验”举措的实施为汽车消费流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实现群众便利、行业发展、管理规范“三赢”效果。
据介绍,现在很多车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车辆,购车者在网上购买后也可以通过“预查验”方式,确保车辆合法、安全、唯一。目前,机动车生产企业“预查验”信息采集共享、生产地车辆管理所抽查复核、机动车销售企业数据采集共享、登记地车管所核发牌证,一套科学缜密的车辆“预查验”流程正在逐步推开。车管所一线查验警力和窗口业务办理人员的压力也在逐步减小。
车辆安全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苗泽霖通过调研发现,“预查验”还能为公安机关打击车辆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撑。公安机关通过对“预查验”结果抽查和“预查验”车辆生产、销售、流通等信息核对,实现了机动车生产、销售、注册登记全流程可追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利用虚假资料和盗抢机动车骗领汽车牌证等违法行为发生,降低机动车管理业务的风险隐患。
△ 市民展示在民警指导下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的电子行驶证。陈效宝 摄
“交管12123”App 为交管便民服务提供智能平台
“轻微事故不要慌,视频快处帮您忙。快速撤离事故点,这个视频请收藏。”7月20日,“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的视频。视频中,一名交警介绍,如果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可以打开“交管12123”App,点击“事故视频快处”,接通电话后按照交警提示,分三步在线操作即可完成事故快速处理。
7月23日上午,江苏省无锡市的刘先生驾车在城区遇到交警检查,他打开手机,通过“交管12123”App出示了电子驾驶证和行驶证后快速通行。刘先生表示,现在方便多了,通过掌上“亮证”,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带驾驶证、行驶证了。
快速处理轻微交通事故,遇到交警检查“亮证亮码”快速通过,以及管理车辆信息、查询交通违法记录、办理补换领牌证等,如今都可通过智能平台——“交管12123”App实现。
“交管12123”App是公安部官方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唯一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并提供技术支持,面向全国机动车车主、驾驶人等提供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交管12123”App累计注册个人用户5.51亿人,企业用户248.3万个,日活跃用户2750万人,覆盖90%的私家车车主和95%的机动车驾驶人,日均业务量近300万笔,累计提供各类服务64.6亿次。
△ 6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远程接警后台民警,在线采集交通事故现场信息。汪宜胜 摄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举措,是公安交管科研人员的职责所在。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部负责人徐晓东介绍,近年来,该所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深化“互联网+公安交管”政务服务应用,创新公安交管业务网上办、自助办、视频办等业务模式,全力支撑公安部推出的12批次118项公安交管改革措施,打造“交管12123”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公安交管服务品质。
——推进跨部门、跨行业信息联网共享。实现与交强险、购置税、合格证、销售发票、抵押合同等18类数据联网接入,有效规范业务办理,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纸质材料,每年为群众企业节约办事成本数十亿元。
——推行交管业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实现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在线学习教育等35项业务网上通办,为群众提供180余项在线业务服务。推行驾驶证、行驶证等证照电子化,2.63亿名驾驶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2570万辆机动车车主申领了电子行驶证,核发检验标志电子凭证15.2亿张,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2322万张。
——推出交管业务视频办、远程办,创新交管业务模式。应用音视频通话、图像识别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实现“线上见面”即可远程完成轻微交通事故的取证、处理。应用电子签名签章技术,推出交通违法一般程序远程快办。今年6月以来,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处理轻微交通事故498万起,日均处理量超过2.6万起,平均每起轻微交通事故仅需5.1分钟通话即可完成处理。
——强化业务智能导办,转变服务模式。依托“交管12123”App,向群众主动推送需要办理的交管业务,引导群众在线查看手续资料、办事流程和服务网点,提供线上业务导办、线下网点导航服务,将“被动使用”变为“主动服务”,实现“一次登录、全项提示,一件待办、全程引导”。
△ 推行线上办理新措后,群众检车更方便。熊文嘉 摄
视频办、远程办、智能办……在“交管12123”App全天候工作“不打烊”的背后,是科研人员勤勉的工作与默默的奉献。
“既要助力推出新的便民利民举措,也要维护好平台正常运转。”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工程师全喜伟一直坚守在科研工作一线。作为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部技术架构负责人,他紧盯计算机前沿信息技术,主导和参与了一系列交管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升级和业务模式创新。近年来,面对“交管12123”App平台业务访问量、并发请求量的快速增长,他带领技术团队,不断升级优化平台架构,确保平台运行稳定高效。
“求实、创新、拼搏、卓越”“让交通更安全,让道路更畅通,让生活更美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一句句振奋人心的标语,是道研中心广大科研工作者奋进的心声,也是奋斗的目标。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长君表示,下一步,中心将加大科研力度,以“融合、智慧、创新”为核心理念,在智慧管控、事故预防、车驾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评等方面,推出更多自主研发项目,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公安交管便民服务、方便群众出行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链接:记者亲身体验智能交管
公安部近年来推出100多项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交管改革措施,受到社会好评。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智能交管带来的便利。
7月25日,记者驾车到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采访。当日9时53分,当车辆行驶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三路时,车载电子导航语音提示:“前方进入绿波路段,按照时速50公里至55公里,可连续通行三个路口。”记者按照提示,果然所到路口都是绿灯,顺利通过。
采访期间,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亚朝介绍,这是当地公安交管部门推行智能交管的一个举措,民警可以根据道路状况、车速、车流量,在智能交管平台上设计出不同路口不同节点的红绿灯信号,确保在一定车速下,车辆行驶到每个路口都是绿灯,减缓路口拥堵,方便快速通行。
7月26日,在听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部负责人徐晓东介绍“交管12123”App的便民利民新功能后,记者拿出手机打开“交管12123”App,现场操作申领“电子行驶证”。自当日13时17分开始申请,到13时41分该App提示已申领成功,共用时24分钟。
资料: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道研中心”),系公安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系指导,2011年9月经中央编办批准成立。2022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并入道研中心。
道研中心以数据研判、政策分析、技术开发、装备研发等多种方式,在交通执勤执法、交通组织规划、交通事故防范处理、智能交通控制等领域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车联网、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研发出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为科技兴警和公安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来源 | 《人民公安》杂志